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 题号:11068074
据《通考・职官(四)》载:“因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绝,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样唐代政事堂后来又称为
A.中书门下B.尚书省C.参知政事D.三司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太宗,让担任秘书监的魏征以“参预朝政”的名义,加入最高决策集团。唐肃宗让担任地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加衔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中央政府的军事工作。这些做法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B.强调监察谏议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集权
2023-07-09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
2024-03-28更新 | 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李洵在《下学集》中指出:“内阁和司礼监对于皇权来讲,内阁是‘外内阁’,而司礼监是‘内内阁’。”这说明
A.两者都具有宰相之实B.司礼监权力相对较大
C.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内阁的地位不断下降
2021-03-1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