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 题号:1106810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引发织布技术的革新一样,某一行业的发明总会鼓励人们进行相应的发明创造,以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学者认为,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英国著名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曾这样描述自己乘坐的一种以蒸汽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时的体验:“我们以约10英里的时速开始了旅程…到了一片辽阔的沼泽地,没有人能走在这片沼泽地上不沉下去,然而…我们在上面飞奔。…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党是怎样的。”借助于种种交通工具,大批大批的人被运过海洋和大陆。旧有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被消灭,其背后则是资本的增值及其跨越所有空间障碍不受阻碍地发展。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垄断组织国外联系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非欧洲地区被卷进一个“世界体系”。工业社会的代理人在世界范围内为他们的工厂寻找原料……劳动力在地理上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另外一些地区则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了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据统计,2018年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0万亿美元,总利润达创纪录的1.88万亿美元,这些利润的大部分,属于这500强公司中占多数的发达国家的公司。有学者认为:“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但近年来,“说全球化”现象也在些国家出现…。

一一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弗朗丝金伯尔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名称及其发明者。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上半叶此类技术革新对世界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思想文化上密切联系的整体”过程中所形成的第一次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趋势中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其中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而(黄)道婆最善是业。先此,乌泥泾土壤贫瘠,民多困贫,道婆遂觅种子闽广间。然尚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拼去子,厌功甚艰,道婆乃教以制造捍、弹、纺、织之具,既以便民矣。至于错纱、配色、综线,各有其法,织以折枝、团凤、棋局、文字,粲然若写。(道婆)教他姓妇,不倦。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清朝同治年间《上海县志》

到十八世纪中叶,上海的棉纺织业,在工具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当时已经有棉布的包买商出现。在松江府西郊开设的百余家暑袜店,商人将原料发给“合郡男妇”制造,制成后交回店中,计件或计时给予报酬。

——张家驹《黄道婆与上海棉纺织业》

材料二   珍妮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珍妮机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但仍然要用人力。“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1768年哈格里夫斯申请到了专利。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卷轴纺纱机。1771年,他建立起有三百名工人的工厂;纺织业就这样逐渐从手工业作坊过渡到工厂大工业,到1800年,英国已有这样的工厂三百家。

——据《头条百科》整理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元朝黄道婆和英国哈格里夫斯改进纺织工具带来哪些相同的影响?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生产方式变革来看,黄道婆与哈格里夫斯的发明改造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分析其原因。
2021-12-26更新 | 1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5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4年,瓦特又成功研制出万能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世纪末期,英国棉纺织率先实现机械化生产。1806年,英国基本完成了棉纺织业机械化、动力化,使用蒸汽发动机的织布工厂不断增加。英国棉布产量和质量随之大为提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对象。1800年英国棉织品出口额占据出口总值的25%,1828年高达出口总值的一半,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英国棉纺织逐渐成为工业的中坚,推动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摘编自赵文斌《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是如何付之东流的》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事实,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史实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1-04更新 | 2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四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四,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名称、主要标志。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请概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评价世界市场?
2016-11-27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