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11412530
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乱。……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且彼与薛延陀嗜欲略同,彼不北走薛延陀而南归我,其情可见矣。”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有何具体举措?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公羊传》

“天下定于一。”

——《孟子》

“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四海之内若一家。”

——《荀子》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十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践行这一理念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并列举两项唐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的含义,概述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
2023-07-09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中国封建王朝的强盛和繁荣,科技文化的先进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对外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终于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朝的势力向西大大拓展。陆路上,从长安出发,越过葱岭,可到达中亚、西亚。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当罗马帝国臻于鼎盛之时,汉王朝也极力主动地想要打通与罗马帝国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虽未完成使命,但加深了东汉对罗马的了解。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它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时期外交战略内容
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结盟外交”与苏联结盟而反对美国;与第三世界结盟反对美苏。
20世纪8090年代“不结盟外交”不结盟、不孤立、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
21世纪以来“共同发展”外交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

——摘编自甘儒新刘益梅《论建国以来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思想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汉武帝时期通过一系列努力,叩开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请列举史实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与时俱进”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26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逃离原有户籍而出外游食之民)赘婿、贾人……以适强戍”,在直抵阴山的地方置“四十四县”,又派遣蒙恬率兵三十万北逐戎狄。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和民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况秦汉时期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有哪些方式?
2021-07-27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