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1 题号:114312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部研究全球化历史的著作中,出现以下关键词:丝绸之路、哥伦布、奴隶贸易、海上马车夫、蒸汽机、日不落帝国、鸦片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跨国公司、殖民体系的瓦解、电脑与互联网、世界贸易组织。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问题:利用材料中的词汇,为经济全球化历程划分四个阶段并说明理由(每个阶段至少利用一个关键词,按照示例将其他三个阶段补充完毕)。
阶段关键词时间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前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但总体上世界各地仍然处于分散、孤立发展的状态。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代欧洲农业科技的兴起是与产业革命同步发生的。蒸汽机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由蒸汽动力带动的绳索牵引犁。化学家对农作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发展中的因果联系。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西方农业科技全面超过了中国。

——摘编自李慧红《翻译与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农业科技兴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外农业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021-04-25更新 | 4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51日,世界上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通过此次展览,英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国工业化的成果,提升了其作为世界工厂领袖的形象,加速了自由贸易的进程。它还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英国社会“对商人和技工的蔑视”,“体力劳动者如今在社会上获得了认可和尊重”。

——摘编自傅新球《伦敦世博会:缘起、组织及影响》

材料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在精神和价值层面上与世界的一次拥抱,是一次中国社会走向开放和现代化社会的“成人礼”。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几乎将上海和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主题)天衣无缝地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问题相联接,从而使这届世博会更具有普世意义。

——摘编自徐波《用世博精神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世博会的主要不同点。
2024-05-24更新 | 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24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