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11474201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城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业著称,广东佛山镇以器制造业闻名。……商人及商业是城市生活最为活跃的部分。商人以乡缘为连接纽带,形成商帮,从事全国性的商业活动。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中叶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19121919年,是山东经济发展一个较重要的时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埠工业勃兴,欧战以来,尤为蓬勃,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如面粉业、纺纱业、火柴业等。

——吕伟俊《民国山东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济南等城市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西方贸易
材料一   1775年—1833年间西方商船来华统计表     单位:艘

时 间
西方商船总 数
英 国
美 国
荷兰
丹麦
法国
其他
船只
比重(%)
船只
比重(%)
1775—1784
289
167
67.79
1
0.35
29
28
32
32
1785—1794
613
447
72.92
54
8.81
37
13
17
45
1795—1804
633
368
58.14
213
33.65
1
22
2
27
1805—1814
711
474
66.67
226
31.79
0
5
0
6
1815—1824
836
504
60.29
324
38.76
4
1
0
3
1825—1833
1181
723
61.22
348
29.47
56
6
23
15
合 计
4263
2683
62.94
1166
27.35
127
85
74
18

材料二 “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以为内地民人格于定例,不准赴各国贸易,以致利薮转归外夷。”
——林则徐也在道光十九年(1839)四月初六日奏折
问题:
(1)材料一中西方在所涉时期内对华贸易呈现怎样的特点?试简要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中“格于定例”指的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西方的发展中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015-11-10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奉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重商主义是16-17世纪流行予西欧各国的种经济理论和贸易政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国家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主张和利益诉求。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的成熟,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完成,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制造品生产中心,大量廉价的工业品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起,英国开始反者自由贸易政策,两次大战之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使得以奉行自由贸易为传统的大英帝国不得不转而实行由国家千预经济的贸易保护政策,并最终在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贸易保护。

——摘编自雍婷婷《浅论英国历史上两次重大贸易政策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贸易政策变化的因素。
2020-12-14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

——摘自徐觉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观

材料三   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侵略集团。

——摘自刘明翰 海恩忠《世界史简编》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角度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傅立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设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不平衡”的含义,简要分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2-04-27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