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1715157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1)材料一中“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古老的丝绸之路即将焕发出新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



某同学围绕“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后,编绘了上述地图。同学们在结合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后,得到如下结论:
标题材料结论
《怛罗斯战役》751年,唐朝军队在西亚败于阿拉伯军队。唐军战俘中的造纸工匠被带到由阿拔斯王朝的造纸坊里工作。中国的造纸术由此传到中亚、中东和欧洲。战争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途径之一。
《铁板幻方》元朝文物,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元代遗址。此幻方纵横各由六个古阿拉伯数字排列成为六六方阵,纵、横、斜行数字相加的总和都是111。幻方铁板是我国数学史上应用阿拉伯数字的最早实物记录。幻方铁板是十三世纪东西方交流的重要物证。它证明了中国在元代以前没有数学计算工具。
《马可·波罗行纪》1271年,17岁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地中海出发,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此后的17年间,他在中国居住、经商。直到1295年,他才回到了故乡。随后《马可·波罗行纪》得以发行。由于马可·波罗亲身见闻,因此《马可·波罗行纪》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元朝风貌,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炮击舟山岛的英国军舰》184076日,英军第一次攻占浙江定海。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报》即时以兴奋语调发布消息:“舟山落入英国人手中,英国国旗第一次在中华帝国的一部分土地上飘扬……”舟山是英国政府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
(2)请辨别上述结论有哪些是正确的。修改错误结论并说明原因。
2021-08-28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同菲律宾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等物。

材料二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2一1837(平均)521260.520060.5
186l625312.5202.5110
187l819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1894841.6420.8207.5213.3
190l674.6337.3210127.3

材料三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革,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是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人的梦想有了清晰的“时间表”:用10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材料三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论证“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的观点。
2020-04-14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材料一:东西航海对比

类别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船队目的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中国方式

皇帝派遣船队

国库支付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外交使团

西洋方式

私人航海探险队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家、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中国封建皇帝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用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正如《瀛涯胜览纪行诗》中所记,“归到京华觐紫寰,龙墀献纳皆奇珍”。这些东西无补于国计民生,所以《明史郑和传》中说:“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郑和在海外始终执行着明廷“厚往薄来”的原则,耗费惊人。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了六百万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万两银子用来修建了南京大报恩寺。

《中外关系史论丛》

材料四:哥伦布以后,有无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材料一中国和西洋不同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三回答材料四中梁启超的困惑。

2018-06-14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