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2 题号:11740828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心和文化载体的双重角色,参与了时代建构工程,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我们把曾国藩和康有为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材料二   梁启超说:“洋务派译出各书,多二十年之旧籍,彼中人士已吐弃不道,且屡经笔舌,每失其意。”“彼中群学,日新月异,新法一出,而旧论辄废”。他批评一些讲洋务的人,“其于西政非不少有所知也,而于吾中国之情势政俗,未尝通习,则其言也,必窒碍不可行。”康有为想要仿效俄国、日本的“以君权雷厉风行”,至于俄国、日本的变法“条理虽多”,也只是适当进行选择。

——摘编自汤志钧《戊戌维新与学习西方》

材料三   共产党人正因为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和自己的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之点,所以才有可能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才有可能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否则就没有这种可能了。这就是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在民主革命阶段上的统一战线。孙中山所谓“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9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思想相对于洋务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说明张之洞的主张是什么?目的何在?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是如何评价洋务派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3)材料三中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这一主张下掀起的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21-03-19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2018-11-25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体西用”

清末一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说到:“西人立国具有本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请回答:
(1)以上的材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有哪些?(写出数字符号)
(2)“中体西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该思想家对“中体西用”持什么态度?
2013-07-23更新 | 5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