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背景和原因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179448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编自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材料三 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 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
(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020-07-11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苏关系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1)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 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材料三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美国等国家帮助制定。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二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1-24更新 | 8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全面遏制苏联,美国确定在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缔结北大西洋公约,以此控制西欧并将其纳入美国对苏战略体系。……1949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正式诞生……北约奉行“集体防御”原则。……尽管北约声称其为防御性组织,但它实际上是美国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谋求全球霸权的工具。北约的成立使得美欧国家在军事、政治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政体,美欧的冷战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吴鑫、杨涓《北约的历史演变及主要特点》

材料二:欧盟的一体化实践为全球建立一种多元、复杂但最终归于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人们可以认为,世界秩序的转变始于20世纪50年代欧共体的创建。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有着类似战争创伤经历的国家可以使这场革命不断传播。尽管欧盟模式不可能被完全照搬,但它提供了可行的榜样和启示。欧盟成功地以和平及促进共同繁荣与安全的方式组织并影响了其相邻地区。对亚洲国家来说,欧盟模式很可能比美国所代表的帝国性大国战略更具吸引力,更何况欧盟模式与亚洲自身的历史传统相适应。

——白小川《欧盟的功能多边主义与中国崛起》

材料三: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美国的遏制,苏联在经济和军事领域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两大联盟对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280字左右;)
2018-12-1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