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1795457
1780年和1860年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发展是各方势力不断较量的进程,如同其它事物一样经历了孕育、壮大和成熟等各个时期。跨越了中世纪、近代早期和近代后期数个世纪。各国、各地区间存在中心、边缘乃至半边缘之分的等级制依附关系,也有着均衡、倾斜、称霸的演变。叙述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2019-10-23更新 | 41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举办国家/城市
主题
1933年
美国/芝加哥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35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1937年
法国/巴黎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39年
美国/纽约
明日新世界
1958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62年
美国/西雅图
太空时代的人类
1964年
美国/纽约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年
加拿大/蒙特利尔
人类与世界
1968年
美国/圣安东尼奥
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1970年
日本/大阪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74年
美国/斯波坎
无污染的进步

材料二: 郑观应在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中大胆提出在中国办世博会的主张。他认为“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返,声闻不隔。”1902年11月梁启超开始发表《新中国未来记》,这是中国早期的未来小说。小说写道:“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神奇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百年前的中国知识分子不约而同预言上海将办世博会,其细节之精准、想象之瑰丽令人叹服。
2002年12月3日,中国在申办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时,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这样感叹——“今天,世界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希望”。
(3)根据材料一指出世博会曾在哪一时段停开并分析其原因。据材料一分析召开世博会需要哪些条件?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以任意2届世博会为例)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梁启超、陆士谔等近代人物为什么纷纷将中国召开世博会的地点选在上海。结合材料一,指出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2010-06-01更新 | 1077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持续了150年,并至少准备了另外150年的革命。”


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020-04-28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