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 题号:1191086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三   “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四   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河道改良项目,但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
(2)阅读材料三和《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政治权力分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 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 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塞任农商总长(1913-1915)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英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为此,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在立法方面较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 1875 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1876 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生活条件,包括改变居住环境、消除环境污染等。这些要求成为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逐步的解决。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包括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对环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英国通过 100 年左右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就产生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中英两国环境污染问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环境保护政策不同效果的原因。
2023-10-15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百年救亡,百年复兴。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实业家忍辱负重,砥砺前行,投身到实业报国的事业中……

材料一:“国难当头,只能为口舌之争,不能救国家于水火,如此做官,于国何益?……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救国为目前之急……其根本则在实业。”

------张謇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外资实力雄厚,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属不易,技术先进,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生存发展实属不易,作为一国之政府不但不支持,反而与民争利,一遇危急情况,必然会导致相对脆弱的民族企业破产。

------《张謇和胡雪岩的人生沉浮》


(1)材料一中状元张謇提出了什么救国口号?结合材料二谈谈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和命运。

材料三:荣氏家族,是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在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荣氏家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结合材料三写出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采用了哪一创造性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有何意义?

材料四:近年美国不断挑起事端,对中国核心企业进行制裁。2018121日,加拿大官方在温哥华的机场对华为高管孟晚舟进行逮捕。2021925日晚,在党和人民亲切关怀和坚定支持下,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方面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孟晚舟在机场发表感言,几度哽咽。孟晚舟说:“经过一千多天的煎熬,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异国他乡的漫长等待,充满了挣扎和煎熬,但当我走下舷梯,双脚落地的那一刻,家乡的温度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言表。祖国,我回来了!”


(3)请结合以上材料以企业或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05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至46处。开封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南宋都城临安府(杭州)到宋宁宗时已达120多万人。宋代城市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意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开封城内,到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坊、酒楼、食店,而且还有晚上交易的夜市。城内还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叫做瓦肆,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茶楼。入元以后,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继续保持着繁荣局面,而且随着运河的恢复和海运的开通,在运河沿线和沿海出现了一批非常活跃的城市。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城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2022-07-18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