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墨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8 题号:11939480
《淮南子要略》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靡财而贫民,久服仿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据此可知
A.孔子崇尚节俭的思想影响深远B.家主张用夏政缓和社会矛盾
C.墨子对儒家丧观持批判态度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受到挫伤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墨子在《非乐》一文中指出“(王公大人)厚敛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竿、笙之声”是“夺民衣食之财”的行为,这与儒家崇尚礼乐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
A.墨子主张节用B.墨子反对奢靡享乐
C.墨子主张兼爱D.儒墨思想根本对立
2020-01-16更新 | 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表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们关于义、利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战国时期(        
思想家主张
儒家学派《荀子·大略》:“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
墨家学派《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墨子·经上》:“义,利也。义可以利人”。
法家学派《韩非子·八经》:“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A.诸子百家学术观点分歧B.重义成为时代潮流
C.新的阶级对立日益凸显D.义利矛盾引发关注
2023-03-06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战国时期,针对先代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义”,孟子提出“仁义”;墨子用“兼爱非攻”取代 “亲亲尊尊”;韩非子强化“尊尊”排斥“亲亲”。这体现当时诸子
A.重视学术思想的交流互动B.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完全否定西周的政治理念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分野
2021-06-0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