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2 题号:12044380
郑若玲对清代7791份科举试卷进行分析,发现进士、举人、贡生中,上三代均无功名的比例分别是13.27%、13.41%、9.45%,平均为12.69%,也就是说,清代科举开放给平民上升的道路宽度接近13%.这说明科举制
A.使选拔程序更加公平公正B.促使平民政治治理成为可能
C.利于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D.提高了社会群体的文化素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朝宣德、正统年间,科举取录分为南、北、中三卷,三卷录取情况如下表:
卷种涉及地区录取比例
南卷应天(今南京)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55%
北卷顺天(今北京地区)诸府、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35%
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10%

根据上表可知,明朝分卷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南方地区更重视文化教育
B.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完成
C.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文化发展
D.政治与文化中心同步转移
2018-12-15更新 | 2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年来,不同学者从地方到全国的研究都证明,如果考虑家族与姻亲关系,明清以来科举的真正获益者可能不过三百个左右的大家族,而且还高度集中在江南、直隶等少数地区。以下各项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宗族社会的支持是获取科举成功的重要保障
B.科举制度不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开发
C.经济状况与科举制度对应举者的高要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D.明清时期,世家大族通过联姻依然保证了科举制下对政权的垄断地位
2015-07-22更新 | 1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2018-09-22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