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0 题号:120450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现代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国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科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别,每个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为获得更大的利益,通常各个国家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进行多边规则谈判,使得国际贸易自由化更加深化。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环境,我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国外,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贸易惯例体制,规范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贸易行为。

——摘编自杨建国《论国际贸易自由化及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四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四,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名称、主要标志。
(2)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请概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评价世界市场?
2016-11-27更新 | 1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利弊共存,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开展,意味着英国工业化的发生。工业化具有极强的集聚效应,拉动各种经济要素和人口向一定的地理空间集中,形成了新兴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方式的分工和专业化,促使一部分人从事非生产性劳动,促进工农业以外产业的发展。公路、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使英国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

——摘编自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材料二   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员开始涌入英国,他们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出现。人口日益向城市集中,而住宅状况渐趋恶化,每一个大城市都有贫民窟。大部分城市都没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对于工人居住区来说,猩红热、伤寒、霍乱等是最容易发生的,往往危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病”及治理》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城市病”的成因和表现,说明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020-11-10更新 | 1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蒙学(小学)有常年开课的私塾、义学、家塾等。私塾是塾师在自己家中设学教授,规模较小,学生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教师以学生所交的少量现金或财物作为办学费用,塾师的生活往往相当艰难,时常无下锅之米,但这些教书先生热爱教育事业,为提高宋人的文化素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家塾是官宦世家或富裕之家聘请老师教育其家族子弟的私学,如陆九渊、吕祖谦等人,都设有家塾教育家族子弟。宋代蒙学以识字、习文为主,同时也进行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由于蒙学设置相当普遍,城镇乡村处处都能听到琅琅读书声,这对培养儿童道德素质和增长知识有着难以估量的重要贡献。

——游彪《新编中国史:宋史》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政府首次颁布了有关教育的法令,要求工厂学徒和手工业学徒学习读、写、算的基本知识。由于工厂主和业主担负学习费用,当时的英国学校教育事业属于私人,国家并不参与,所以在19世纪初,英国学校数目很少。1870年,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这项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义务教育,它要求6至13岁的孩子必须入学且他们所学习的内容必须是世俗化的。

——杨勇《近代英国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碰到的困境。
2020-12-14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