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2223169
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C.华夏的崛起与兴盛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甘茂、范雎、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者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若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信陵、屈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钱穆意在说明
A.秦之人才资源远弱于东方六国
B.天下观念推动了统一国家形成
C.秦之富强得益于平民取代贵族
D.东方六国保留大量贵族制残余
2019-11-13更新 | 2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张全民在《试论春秋会盟的历史作用》中提到,吴国的文化原本比较落后,参加中原的会盟后,与文化相对发达的诸侯国的交流日益增多,因此深受鲁国礼仪的影响:吴国还学习晋国的政治制度,服饰也逐渐与中原趋同。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春秋会盟促进了民族交融B.会盟是推行霸政的重要手段
C.春秋会盟缓和了列国局势D.吴国通过会盟实现了封建化
2022-01-25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据《左传》记载,姜戎驹支对历史和现实了如指掌,并且能赋《诗》言志;《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公子季札,通晓《诗》、《乐》,对于中原华夏文化颇为熟悉和赏识。这些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C.血缘观念逐渐淡化D.少数民族尊崇儒学
2023-05-3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