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1250098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你能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社会转型的有价值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2)材料二、三反映的两次重要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致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8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郑国“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比较晋国“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铸刑书”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共同的历史作用。
2022-08-03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李斯《谏逐客书》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2022-09-26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等


(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及原因,并揭示评价的本质。
2021-11-09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