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0 题号:12741165
《国语》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表述了士农工商之四民分业、居处有别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máng,混乱),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一对话的背景是
①原有等级结构的破坏 ②百家争鸣局面的兴盛
③土地国有制度的废除 ④民间商业活动的兴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西周铭文的“威仪”原本表达了“帅型祖考威仪”的政治意识。春秋以降,“威仪”逐渐泛化为社会成员基本礼节的代名词,而且在时人眼中,“保姓受氏”已算不得不朽,个人德业流芳百世方为不朽,故有以威仪“省祸福”“定命”之说。这种变化反映出(     
A.克己复礼观念的强化B.诸子诉求异曲同工
C.慎终追远意识的传承D.社会秩序渐趋重塑
2022-09-09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西周至春秋时期,不少诸侯国未能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如齐国“传弟或其他” 与“传子者”不相伯仲;楚国虽然传子,但多“行少子继承制”;秦国则信奉丛林法则,“择勇猛者立之”。这反映了(     
A.分封制有名无实B.宗法制遭到破坏
C.世袭制不能延续D.禅让制影响久远
2023-03-22更新 | 3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左传》记载:成公七年(前584年),楚围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楚共王)许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申公巫认为“不可”的主要理由是(       
A.贵族争端难以得到解决B.旧有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C.封地变动影响楚国安全D.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2023-12-11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