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8 题号:12776862
元代儒家知识分子在学术义理探研和个体工夫涵养的兴趣之外,在重建社会政治和礼法秩序的经世实践中,突破"致君尧舜"的精英视界,主动寻求与社会中下层的互动及与基层乡村社会的联结。这表明此时期的儒学
A.抛弃了复古主义的理想追求B.存在民间化和大众化的趋向
C.对市民阶层的利益有所反映D.重构了崭新的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表是部分历史文献对“司隶校尉”职的记载,从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
A.司隶校尉一职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B.维护地方治安是司隶校尉的唯一职责
C.两汉时司隶校尉的职权地位有所提升
D.两汉时期司隶校尉位列三公地位崇高
2020-11-03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汉代《百官志》记官而不及机构,以长官、佐贰、属官代表各自府署,被称为“以官存司”;而唐代《百官志》则是“以司存官”,即在各机构名下记其长官、佐贰及所属官吏,并将之概视为机构成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强化集权秩序的趋势B.权力分配趋向于合理
C.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D.政府行政效率的降低
2022-04-26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代置十道按察使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地方诸道按察使有的是由有朝畿的省、寺职衔者担任,有的是以驻在州刺史的身份分领按察使,从而监察官与地方官融为一体。道从此成为真正的监察区。这表明(     
A.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为趋势B.监察制度的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C.分道监察须扩大监察官行政权D.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2016-10-11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