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32559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两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等处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市舶收入不少,仁宗皇祐年间,岁入53万余贯,南宋高宗时达到200万余贯。

——李春棠、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朱元璋时期厉行海禁政策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情况,分析明清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后果。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世界经济特征,分析19世纪末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017-10-22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时中外海上交通仍以外国海舶为主,例如,波斯和阿拉伯商人来华后,在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等商品的贩卖,然后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带回自己的国家,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能到达的地区范围很广,以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广州、泉州、扬州、杭州等地为起点,向东可以到朝鲜、日本,向南可以到东南亚诸国,向西可以到达南亚的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沿海诸国。

——摘编自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材料二   在远古时代,中国沿海居民就同近海岛屿及东南亚之间有联系,《汉书·地理志。粤地》中也记载了自汉帝国南疆抵达印度洋的海路。到了宋朝,中国南方得到了进一步开发,经济重心的南移,加上唐灭亡后,中西陆路交通就已经受阻,因此宋朝对海外贸易依存度大大增加,特别是南宋建立后,疆土日感、国库匮乏,为筹集资金,南宋政权格外重视海外贸易,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摘编自刘迎胜《丝绸之路》


(1)根措材料一,概括出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能够进-步发展的原因。
2021-07-21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上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19世纪前期世界殖民和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长廊,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必将迎来一个共创共事的新时代。

——摘编自央视网新闻述评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简析当时中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的历史条件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0-09-07更新 | 1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