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13355496
经互会拒绝西方市场,并在其组织内部,本着统一成员国经济计划实现国际分工减少重复生产的原则,搞生产专业化,配合人为定价、长期贸易协定,把某产品的生产放到有较强生产能力的国家,其他成员国则相应放弃生产,通过交换满足需要。这种运作方式
A.杜绝了资源的浪费B.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C.均衡了成员国发展D.整合了政治的需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反映出20世纪下半期世界各文明政治控制的领土数量发生变化,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各文明政治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文明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东正教文明
1971
1280.6
393.6
918.3
1034.6
1993
1271.1
392.3
1105.4
716.9

——摘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注:东正教地区包括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和北非东部,在种族上以斯拉夫人为主体。)
A.伊斯兰教极端势力的控制范围日益扩大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导致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C.西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出现民族分离运动
D.中华文明圈内各国和谐共进,变化微弱
2016-11-18更新 | 5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马歇尔计划涉及的资金通常都先交付给欧洲各国的政府,所有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每个参与国的首都都会驻有一名经济合作总署的特使,特使职位一般都由一位有一定声望的美国籍商界人士出任。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加强了美国对参与国的控制
B.直接促成战后欧洲的分裂
C.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D.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018-07-09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一位年轻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位年轻旅行者最可能来自
A.德国
B.英国
C.俄罗斯
D.朝鲜
2019-01-01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