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136122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满族贵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       建立起空前大一统帝国,并采取了颇具特色边疆管理措施。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不同统治体制,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等。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方式对蒙古族上层笼络安抚。在西南边疆地区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对喇嘛教予以大力扶持,利用喇嘛教及其领袖的影响力对蒙古、西藏地区进行统治……对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不利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取缔,严厉打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探索历史的奥秘】

《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正史著作,有着较重要的史学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12年中华民国肇建,清王朝覆灭,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却还没有放弃。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阅使赵尔巽为馆长,开始纂修清史。仿效前代正史的纂修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史料。经过考虑之后,纂修者们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用历代正史体例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撰写。史馆开局不错,但两年后无人过问,经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史馆近乎瘫痪。1921年,赵尔巽想方设法寻求支持,使得史馆重新运作起来。1927年,年已八旬的赵尔巽自知去日无多,下决心将“清史”出版,是为《清史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对《清史稿》进行审查,最终以《清史稿》对孙中山等人不敬为由加以查禁。

——摘编自李隆国《史学概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史稿》得以编成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撰上的得失。

2017-08-04更新 | 11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9年,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乱,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新疆统一后,清朝从俗从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维吾尔族历史上实行以“伯克”统领地方事务的制度,清朝笼络民族上层人士,继续任命维吾尔族官吏为伯克,但废除世袭制,改为流官。并颁布《回疆则例》《新疆条例》等边疆法律条例,明确对边疆的管理。禁止伊斯兰教干预伯克的世俗行政管理。随着清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内地人口压力越来越大。1761年,清朝开始组织移民入疆,自发迁移进入新疆的人口也与日俱增。清朝在新疆设置了各种类型的屯垦区,包括兵屯、遣屯、民屯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大幅度提高,伊犁地区“较之以前,富裕数倍,实与内地无异”。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1949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时,这里依然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贫苦不堪。1950年3月,驻疆解放军在天山南北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当年全军开荒6万余公顷。从1951年至1952年,驻疆解放军还创办了新疆第一批大中型现代工业。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在兰州破土动工,于1958年12月铺轨越过甘、新交界的红柳河,从此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54年,毛泽东下令十万大军“化剑为犁”就地转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少数民族进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摘编自赵予征《新疆记忆——新中国成立后的援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理新疆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治理新疆的新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018-11-28更新 | 1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019-08-10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