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409816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摩棱斯克是苏联西部重镇。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强调应及早占领斯摩棱斯克,为向莫斯科方向突击占领苏联首都做好准备。1941年7月10日,德军发起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在此之前,苏军近30个师已不复存在,约70个师损失50%以上。在历时一个月的会战中,苏德双方在正面500余公里,纵深200余公里的广阔地域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会战最终以德军的胜利告终。会战后,希特勒不顾陆军将领的强烈反对,改变了原先向莫斯科突击的战略,主张南北分兵,这使得德机械化部队南北长途奔袭,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有利季节。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士气不断低落。残酷的现实把苏军惊醒了,他们不再接梯次投入部队,而是集中兵力进行会战;不再采取被动防御,而是主动突击以加强防御,各战区的游击战蜂起。虽然苏军在会战中失利,但这并未瓦解苏军的战斗カ,反而激起了全体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决心。

——摘编自庞绍堂等《苏德战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关于二战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三头怪兽》

(1)漫画体现了哪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漫画上有两个人物: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对希特勒扑面而来的拥抱欣然接受,但希特勒在拥抱的同时却是笑里藏刀,他在斯大林的背上狠狠的插上了一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

(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材料三 漫画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

(3)试述这一现象的影响。
2016-12-07更新 | 8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1944年6月6日,盟军先头部队跨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此前,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但德国仍占领着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德军兵力损失就超过40万。1944年12月,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的兵力由原来诺曼底登陆时的60个师增加到了76个师和旅,而东线苏德战场上的德国陆军占陆军总人数的比重,从1944年初的70%下降到1945年初的57%~59%.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后,德军隆美尔元帅竭力主张结束战争,同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论,部分高级将领还组织了暗杀希特勒的政变。诺曼底登陆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摘编自洪飞等《试论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曼底登陆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对欧洲战场的意义。
2020-03-30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希特勒在打败法国后,曾提出愿与英国在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和谈。当时英国处境虽然十分困难,但丘吉尔内阁断然拒绝。在诱和目的没有达到后,希特勒准备用武力入侵英国。1940年7月6日,希特勒签署第16号指令,要参谋总部制订在英国登陆的“海狮作战计划”。7月10日,德国集结了约2400架作战飞机,开始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袭英伦本土。由于英国军民同仇敌忾、斗志高昂,又有包括1800门高射炮和沿东海岸设立的一系列雷达站、观察哨等防空设施,加上破译了德方的通讯密码,使德国的“空中闪击战”一开始就未奏效。9月上旬,德方意识到短期内不易赢得全面制空权,转而对伦敦等城市不分昼夜狂轰滥炸,企图瓦解英国人民的斗志,逼英就范。9月17日,希特勒感到已无法取胜,被迫下令不定期推迟实施“海狮计划”。最后,“海狮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实施“海狮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海狮计划”失败的原因。
2020-06-04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