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7 题号:141436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以熙宁八年兴修的木兰陂为例,该工程修成后,“溉南洋之田万余顷,岁输军储三万七千斛”,“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旱,水不能涝”。南宋后期,人们还为主持修陂的李长者修庙祭祀,颂其功德。

——摘编自吴泰《熙宁、元丰新法散论》

材料二 宋初务弱外兵。其后中央的军政,不加整顿,禁军也弄得很腐败。又历代厢军升为禁军的很多,每遇荒年,又把招兵看作救荒的政策,于是兵数骤增。熙宁三年行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保有长;五十家为一大保,有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有都保正、副。户有二丁的,以其一为保丁。保丁中每日轮派五人备盗。后来才教保长以武艺,教他去转教保丁。王安石欲以民兵代募兵。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田水利法实施所取得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法的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简评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性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前期的寄禄官阶秩序系统,利用了唐代原职事官的称谓头衔,“官”与“差遣”的分离,即表现为职事官名衔与其职事的分离,因而造成了官制中纷繁复杂、名实不侔的现象。在赵宋统治稳定后不久,这种状况即受到朝野人士的强烈批评。要求“正名”的呼声,终于导致神宗时期以“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及“以阶易官”为主要内容的元丰改制。

元丰三年(1080年)八月,神宗下诏改制,其主要设计思想是:“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制禄。”元丰改制,以开府仪同三司至承务郎共25个阶次,取代了上至使相(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或同平章事)下到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将作监主簿等职事官称。这次以新阶易旧官,只涉及文臣中的京朝官,而未触及幕职州县官,也没有牵涉到武臣。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丰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丰改制”的主要内容,并作简单评价。

2017-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官员对商鞅变法评价
王安石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辨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01069年奏折)
苏轼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使其民知利而不知义,见刑而不见德,虽得天下,旋踵而失也。(1071年上神宗皇帝书)
李纲
(两宋之际抗金名臣)
秦用商鞅之令而卒并六国。改法更令,信赏必罚,以壮国威,以养士气,使之有勇而知方,然后兵乃可用也。(《李纲全集》)

——摘自李香玉《变法视野下宋代商鞅评价研究》


(1)据材料指出宋代官员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2021-11-13更新 | 27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采纳王安石建议,开始实行“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县必须仔细调查当地荒田与水利状况,拟定详细兴修计划,州级官府要严格审核,提出意见并上报。任何民户均可向官府陈述水利兴修意见或主动承包水利兴修,按其功利大小获得酬奖甚至授官。居民须按户等出工出料,否则将受严惩。若财力不足,官府可贷以利息低、归还期长的青苗钱。此法实行后,国家垦田面积扩大、土质得到改善,也出现了新的水利著作和治水工具。熙丰时期,官府修浚河流的总数与年平均数皆为北宋历代最高。

——据漆侠《王安石变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推行农田水利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农田水利法改革的意义。
2022-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