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142417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词的本义是坚持真理,从而也就是真理的力量。我也曾把它叫作爱的力量或精神的力量。在应用萨蒂亚格拉哈时,我在最初阶段发现,追求真理是不许向敌人施加暴力的,而应以忍耐和同情使其摆脱错误。在某一个人看来是真理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忍耐之意,就是自我受苦。因此,这个学说的意思,就是要辨明真理,但不是靠使敌人受苦,而是使自己受苦。

——《甘地论萨蒂亚格拉哈》(1919年11月1日),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三分册

愚见认为,与邪恶不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318日),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三分册


请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美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 --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2021-06-27更新 | 14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81日,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

材料二       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

材料三       以他为首的组织就叫华夫脱党,它要求埃及脱离英国完全独立。他组织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英民主统一战线,制订26条《民族要求宪章》,广大人民热烈支持他。


(1)材料一中1920年甘地第一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不合作”的纲领目标是什么?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结果怎样?简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
(2)材料二甘地发起的“文明不服从运动”,其中“不服从”的措施有哪些?该运动最终结果怎样?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他”指的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4)就斗争结果来看,两国反殖民统治斗争有何不同?就影响来看,两国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斗争有何共同影响?
2021-08-18更新 | 7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