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4 题号:14252860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体制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十二铜表法》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四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要解决的是哪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该法律的颁布有何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的什么原则?如何认识这一原则的作用?

(3)材料三中反映了中国法律制度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7-09-15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秩序)矣……今弃是度(秩序)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摘编自《左传》

材料二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模式经历过西周的礼治、秦的法治、汉初道治的转变。至西汉,统治者最终确立新儒学礼法综治的模式,新儒家的思想也贯彻于司法实践中。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到唐律,礼不但指导法律的制定,而且复杂的礼也基本法律化了,礼法综治模式达到成熟。宋元明清在继承的基础上更为重法。至晚清,该模式逐步衰亡。……区别于其他国家法律与宗教相结合的治国模式,它是中国原创性的治国模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摘编自许健《汉代法礼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反对“铸刑鼎”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简述儒家和法家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主张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魏晋时期“新儒家的思想贯彻于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指出唐朝法律中“礼指导法律的制定”的典范并简述其颁布的意义。
2022-01-24更新 | 1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朱元璋为地方官制定了《到任须知》,对县官的职责作了详细规定,其中包括:养济院孤老若干;见在狱囚若干,已完未完;本衙门吏典若干;各房吏典不许挪移管事,违者处斩;承行事务已完若干,已施行未完若干,未施行若干;所属境内仓场库务若干,支用若干;会计粮储,每岁所收官民税粮若干;鱼湖几处,岁课若干,备开各湖多少;金银(矿)场分若干,坐落何山川,所在若干;近海郡邑煮海(盐)场分若干;邑内及乡村官房舍,有正有厢若干;耆宿几何,贤否若干;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境内若干,各开;境内有学无学,儒者若干;境内把持公私,起词讼者有几,明注姓氏;好闲不务生理,异先贤之教者有几;本衙门及所属该设将禁弓兵人等若干,各报数目;境内士人在朝为官,作非犯法,黜罢在闲者几人,至死罪者几人。

——摘编自张献忠、崔文明《明代县域治理的实践与困境》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县官的职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初中央对县官职责的规定。
2024-05-30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