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6 题号:14273152
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立

材料一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材料二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人方拾吾之唾余以自夸耀,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废除科举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为什么主张“复科举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回銮不久,清廷即设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总汇机关。对于政务处的职掌,从光绪上谕中可见,政务处是作为讨论改革、统汇内外臣工的条陈意见的机构。从实际操作来看,督办政务处下设若干办事人员,对于大小臣工议论改革的奏折,“均交政务处详审,分别可行与不可行”,然后上报朝廷,由朝廷决定是否施行。1906年,督办政务处改为会议政务处并隶属内阁后,政务处权限更有进一步的增加。从政务处的人选来看,已经大大突破了军机处的限制。政务处的设立,对于清朝的政治中枢是一个新的变化。前者外务部已分外交之权,今者政务处复分新政之权,故军机处之权,偏重于内政军事方面。不过,清末政治中,外交和新政最为重要,因此,掌管新政的政务处,其隐然成为清廷的决策中枢。

——摘编自郑伦班《军机处与清末中枢机构改革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设立政务处的主要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设立政务处的历史影响。
2022-03-06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清末预备立宪中,清政府以“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筹设咨议局。各省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行之权,对咨议局有监督、勒令停会和奏请解散之权,但本省督抚如有侵夺咨议局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咨议局得呈请资政院核办。1909年,除新疆外,全国21省咨议局成立。咨议局议员全部由选民选举产生,这在中国尚属首次。绝大多数咨议局会前都制定了议事细则、旁听规则、办事处办事细则等。咨议局开议后,提出的议案主要包括保护咨议局职任权限、收回利权、纠举不法官吏、发展实业、发展新政宪政、减轻百姓负担、兴修农田水利等几个方面。议员们经常与督抚进行斗争,如云贵总督出告示要将盐价每百斤加价一两,云南咨议局认为增税累民,要求取消告示,进而决定停止开会,集体辞职,迫使其妥协。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政府的覆亡,咨议局的活动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侯宜杰著《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咨议局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咨议局在近代民主宪政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16-11-27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末,清政府进行了司法制度改革。首先,初步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此前中国政刑不分,地方行政机关、中央的刑部、大理寺等均享有审判权。1906年,中央确立分权原则,刑部改为负责司法的法部,大理寺改名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并负责法律解释。1910年,颁布《法院编制法》等,规定全国审判机关的分类以及独立监察机关的配置,规定了公审、陪审、预审、回避、起诉执刑等项制度。……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制定《大清现行刑律》作为过渡性质的法典,同时制定《大清新刑律》,其中取消了某些法律特权。其次,改革传统的法律结构,彻底打破诸法合体的封建法规,将商法、诉讼法、民法等独立起来。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分析晚清政府司法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进行司法制
2022-03-28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