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99 题号:14434884
清乾隆年间,《合水县志》记载,“偶有口角是非,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绅士、德高望重的老者)查覆”;青海地区的档案也载有“地方乡约有约束乡民,排难解纷之责任”,即使需要上级政府介入,地方乡约也必须配合调查,不得推诿。由此可见,清代的地方乡约组织
A.延伸了基层行政效能B.有利于完善民主法制
C.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D.确保了基层社会稳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族规需要宗族向地方政府申请批准,逐步普及了朱熹《家礼》对冠婚丧祭四礼的礼节,族长需要政府委任。据此可知
A.社会治理能力增强B.宗法社会逐步消解
C.儒家伦理得到重塑D.礼法合流趋势加强
2022-01-13更新 | 4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宗族组织已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D.官僚政治社会适应力增强
2020-12-06更新 | 2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北魏统治中期,北方豪族“就耕良田,广为产业”“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这一现象表明(     
A.基层社会治理亟待变革B.统治秩序逐渐瓦解
C.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加强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2022-08-16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