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61 题号:1487545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根据弗兰克的估算,大体如下: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 000吨,总数38 0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10 000吨。弗兰克的结论是:“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些白银并非一般商品,而是货币形态的资本,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整理

材料二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成功,固然得益于他的“本土化”策略,更重要的是他在传教的同时带来了欧洲较为先进的科学文化,令当时的知识阶层耳目一新。西学以前所未见的巨大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一批正在探求新知识的士大夫们,短短几年中掀起了一个学习西学的高潮,造就了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如第一个结识利玛窦的名士翟汝夔、可以与托马斯。莫尔媲美的徐光启、“以西法为宗”的李之藻、由佛教到天主教的杨廷药、“读书必开眼”的方以智。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三 十七八世纪是“东学”西传的时代。中国文化的传入使欧洲学者开始认识到,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并不是世界上最早和唯一的文化,东西方各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都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中国有不少批评,但他仍然肯定中国文化是一种独立文化,有自己的优点。伏尔泰态度更鲜明,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宽容的品格,优于基督教文化,主张利用中国文化建立起中国式的“理性王国”。

——摘编自陈浮《明清之际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3)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角度评价16--18世纪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022·贵州毕节·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蔗糖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初期一种重要的“世界商品”,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砂糖革命”(最开始出现在巴巴多斯,然后出现于牙买加)的发生,砂糖进口量飞快增长,尽管在1604年还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到1660年就占了英国进口商品的近十分之一,到1700年之前,砂糖进口量成倍增长,达到此前的四倍。到18世纪中期,英国民众的人均砂糖用量是法国人的八到九倍。

从17世纪起,上流社会的女性中间流行喝下午茶,并以此为高贵的象征。现在这种茶会以下午茶的形式存在。与此相应,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由于加糖红茶具有这些重要性,所以它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

——摘编自【日】川北稔《一粒砂糖中的世界史》

材料二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李军、王秀清《历史视角中的“三农”:王毓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材料三   砂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这都是通过对大量非洲奴隶的残酷剥削而实现的。数万吨糖被运往欧洲的码头,并在当地精炼厂进一步加工。最终通过市场、集市、商店和流动商贩,销往整个西欧乃至全世界。

——摘编自【英】詹姆斯沃尔韦恩《糖的征服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17世纪以后蔗糖的消费在英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出现这些变化?
(2)材料二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近代以来蔗糖生产与传播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2-05-19更新 | 2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农业社会,从来没有出现贸易立国的时期,尽管很早就有与海外的商业往来,却没有成长为推动新兴经济部门的发展并动摇旧经济结构的力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差异导致的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国内各地区间的不同比较优势,使得国内地区间贸易的潜力巨大。中国曾经有过发达的海外贸易活动,但明中叶以后就衰落了。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必定不断扩大市场交换范围,伸入并占有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它突破地理的自然界限和国家疆域,最大限度地为销售其商品而开拓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以后海外贸易衰落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西方海外贸易发展迅速的条件。
2021-05-01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茶治边”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利用其茶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縻统治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经略政策。它随着唐宋时期茶法的形成、茶马互市的兴起而开始出现,至明代臻于完善。它以西北游牧民族生活必需的茶叶作为经济武器,通过垄断茶马市场、“以茶赏番”等手段,“俾仰给于我,而不能叛”,成为“制两番以控北虏之上策”,在民族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郭孟良《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

材料二:茶叶先是在本土形成一定的权力基础,然后走向征服世界,建立全球帝国的道路。千百年来,茶叶已深刻影响了东亚,尤其是它的故乡中国及邻近的日本群岛。当欧洲人在这个遥远的大洲进行交易,第一次注意到茶叶时,这些早期的闯入者看到的就是这些古老且复杂的茶文化。在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茶叶慢慢地爬上了英国人的餐桌,征服了他们的胃。作为一种亚洲传统的烹煮出的汤剂,茶叶能如此风光,这得益于它有一种新兴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具有国际性的全球化商品。

——摘编自《茶叶帝国:征服世界的亚洲树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以茶治边”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叶“建立全球帝国”的原因及其意义。
2021-03-06更新 | 5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