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4 题号:15013813
清末新政与工商业发展。

材料 晚清新政时代,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有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并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清政府为发展工商业,于19038月成立商部,以载振为商部尚书且伍廷芳、陈壁为左右侍郎,其职责为管辖所有工商路矿和农垦、农牧方面的事务。商部成立后,制定并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私人资本办实业,以立法形式给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以某种保护,还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规定了对补办及经营工商业的奖励办法,如凡集股五十万至五千万的工商业者,奖以商部头等顾问官等职位,加以七品至头品顶戴。虽然实际得到奖励的人微乎其微,但这一政策的颁布,多少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发展工商业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发展工商业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发展。1906年,学部咨行各省推行义务教育并颁行《强迫教育章程》,名为“强迫”但实施的弹性较大。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决议《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提出国库补助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可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个章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摘编自梁雯娟《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之比较》

材料二   废除科举制后,清政府创办了大批新式学堂,包括引入女学堂。新政期间,清政府还先后多次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鼓励自费留学,并规定学成回国后,经过考核,予以任用。然而,不少留学生回国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周焱东《清末“新政”与教育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推行义务教育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教育变革的影响。
2021-04-29更新 | 22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原先造就中华帝国辉煌的行政体制日薄西山,僵化统治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求变”成为国家政治生存的必行之举。……广东地方官制改革是在清末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地方行政体制所做的一次近代化努力。在两广总督的主持下,广东省级行政机构和府州县等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在组织架构、人事设置和行政关系等方面皆有所变革。但改革后的广东地方行政系统,未曾理顺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统属关系,未曾解决行政用人的固有弊端,也未曾实现行政效能的精简高效。尽管改革不甚成功,但广东地方官制改革的实践为民国初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建置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也为了解清末地方行省在国家体制改革中的成败得失和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近代化提供了独特视角。

——摘编自冀满红等《清末地方行政制度的近代化尝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广东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广东地方官制改革的影响。
2022-05-3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政变以来,经过18世纪内阁制度基本形成的阶段,英国议会的地位大为提高。在议会中工业资产阶级要想参与政权管理,就必须取得进入议会的资格。但是,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仍然是中世纪时确定的。1815年国会通过的《谷物法》造成粮食价格提高,生活费用的增加造成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829年英国出现农业歉收,生活恶化的群众积极地投入了斗争,刺激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与,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明确提出要使工业家和贸易家的代表入选议会。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仿行立宪”,为了促使宪政早日实现,一些鼓吹立宪救国的人开始组建团体,一时间宪政团体纷纷出现。立宪派把建立君主立宪国家作为自己基本的政治追求,因而积极拥护清政府的预备立宪行动。但是,随着清政府预备立宪步骤的展开,立宪派的不满情绪也逐步滋长。19079月第一次请愿到191112月第四次请愿均以失败告终。特别在第四次请愿活动时,清廷开始采用强硬手段。清廷颁布上谕,称请愿代表“乃无识之徒”,令速送回原籍,不准在京逗留,还令各省严加查办。

——马敏彭南生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结果不同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影响。
2020-12-23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