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经济的发展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2 题号:152501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因西北陆路通道阻塞,海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与宋通商的国家除了日本、高丽以外,还有散布于印度支那半岛、南海群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以及东北非洲海岸的海南诸国与西天诸国共50多国……两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等处设置市舶司与市舶务,主管进出口贸易……市舶收入不少,仁宗皇祐年间,岁入53万余贯,南宋高宗时达到200万余贯。

——李春棠、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为了招徕外商,宋太宗于雍熙四年(987年),特遣内侍八人,携带诏书、金名,分四纲往南海诸国,勾招进奉……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由于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加上当时造船业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亚非各国与中国通商的,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等书记载,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明神宗实录》这样描述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自由雇佣劳动的状况: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第361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种新生产方式是什么?并指出其本质特征。
2023-12-28更新 | 4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

——摘编自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安史之乱至宋初,北方人口在连年战乱中急剧减少。而一些北人南下的集结区人口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于是拥有大批劳动力的江南地区的广袤土地被开发,众多水利工程相继建成,经济的发展很快超过了北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只从江淮漕运数十万石米至京,太平兴国初达四百万石,大中祥符时已达七百万石;南宋迁都临安,行政中心所用米也是由两浙路及江东路供给。

——摘编自林敏《唐宋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地理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粮食来源于两淮及江南地区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魏晋至宋初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
2022-11-26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宋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繁荣阶段,由此构成了和汉唐相比所具有的“异质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之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已然处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夜。换言之,汉唐和宋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异质社会。与汉唐相比,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急速成长。晚唐以降,特别是入宋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沿海海运的改善,商品经济继战国秦汉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涨时期。以前未曾见过或者虽有征兆却并不明显的诸般新气象,此时一一凸现在我们面前。

——摘编自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的具体表现。
(2)依据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局面出现的时代原因。
2023-01-16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