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93 题号:15284124
有学者在研究十六世纪中叶“嘉靖大倭寇”问题时认为:一是倭寇的主体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中小商人阶层;二是倭寇的最高领导者,是徽商出身;两者追求的是海上贸易的合法化。由此推知当时的中国
A.倭寇之患与政府政策有关B.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C.商帮力图增加海外贸易额D.商业出现资本主义因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的中外贸易,中国长期顺差,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见下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经济发达领先于世界各地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
C.新航路开辟对中西方贸易影响
D.海禁对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政策差异
2018-05-10更新 | 1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双方开始便发生礼仪之争。乾隆虽作了让步,但对马戛尔尼提出的扩大通商口岸等要求,一概拒绝。并以“敕谕”的方式告知英王,“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该事件
A.隐含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显示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C.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2021-02-06更新 | 1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683年,清廷复准福建、广东,许用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出海贸易,并设满汉海税监督各一人。这一政策
A.限制了朝贡贸易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解决了满汉矛盾D.促进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2021-05-25更新 | 4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