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2 题号:15474930
如图是南宋时期开凿的重庆大足宝顶山石刻造像第30号“牧牛道场”,它以“牧牛”比喻修行禅观、锻炼思想的过程。道场造像生动活泼,牧牛有的溪边饮水、有的卧地休息,牧童也姿态各异,或低头小憩或唱歌嬉戏。这反映出当时

A.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B.士大夫追求闲情逸致
C.佛教世俗化发展趋势D.理学发展为官方哲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隋唐以来,佛教所宣扬的“因果轮回”“出世解脱”等思想对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故而当时佛学大盛,但佛学始终不能成为封建统治思想。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大于佛教B.佛教难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佛教没能适应中土人的习俗D.儒学大师与佛教进行坚决斗争
2022-05-07更新 | 4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代天台宗为了提高小教派地位,有意识地把玉泉寺的兴建与关羽这位历史名将联系在-起。而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面相丰腴、形貌秀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这是与当时的时代风尚密切联系的。这反映出唐代
A.儒家思想遭到冲击B.佛教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C.三教之间斗争激烈D.佛教盛行影响社会稳定
2022-05-14更新 | 3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有学者指出:“汉代之齐家治国,期致太平,而复为魏晋之逍遥游放,期风流得意也。故其时之思想中心不在社会而在个人,不在环境而在内心,不在形质而在精神。”魏晋时期的这一变化
A.与佛教、道教的发展和影响有关B.有助于书法艺术从自觉走向自发
C.有助于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表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颠覆
2022-03-14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