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3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D.理学拥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今日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A.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B.权贵阶层精通佛学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佛教具备世俗功用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以后中国尽管经历了分合动荡,但文化认同的传统仍得以延续和发展。明朝的建立,从观念和实践上巩固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东亚文明体系。

——张乃和《大国的社会性质、历史类型与文明形态》

材料二   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多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三   健全的文化心态,不是文化自负,也不是文化自卑,而是清醒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左玉河《大历史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作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今历史中探寻文化认同,擦亮自信底色,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颁布《令僧道并行制》:“朕闻释及玄宗,理均迹异;拯人救俗,教别功齐;岂于中间,妄生彼我……自今每缘法事集会,僧尼道士女冠等,宜令齐行并进。”该规定意在(       
A.确立佛教的官方宗教地位B.调和佛道二教以巩固统治
C.打压魏晋以来的谈玄风气D.复兴儒学伦理以维护纲常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A.上层官员权贵精通佛学B.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C.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7日内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6 . 韩愈仿照禅宗衣钵传授之说创立儒家道统的思想,指出:“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据此判断,韩愈旨在(     
A.抬高孟子地位,宣扬格物穷理B.复兴儒学传统,维护封建秩序
C.应对佛道冲击,建构道统谱系D.融合佛道思想,顺应三教合一
7日内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抚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东汉末,牟子在《理惑论》中提出,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宣扬佛教善恶标准与儒家伦理规范不相左。北齐颜之推称佛教为“内教”,儒家为“外教”,认为“内外两教,本为一体”。这表明(       
A.儒家与佛教的理论差异不复存在B.三教并行政策消除了思想的论争
C.儒佛调和思潮影响时人思想观念D.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得到发展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伴随着旧士族消亡过程的是新型士人阶层的成长。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

——摘编自袁行霈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自觉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是新知识分子群体得以产生的思想契机,也是他们区别于社会其他阶层的明显特征。“仁义礼智”被“奇技淫巧”打得落花流水,明智的知识阶层开始检讨传统学术的价值,摒弃了偏见与无知,新知识分子群体在传统中学的根基上,积极地、有选择地吸纳西学。中国古代士人素来以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学术成就与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开始了新的双向的角色认同。一方面他们继承并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们又萌生与政治决裂、向知识回归的自我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历史作用。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一些儒者杂糅老、庄之说,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同时,玄学家又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据此可知,魏晋玄学(     
A.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了儒释的融合趋势
C.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D.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双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评历史试题
10 . 魏晋时期,佛教造像中的菩提树并不以印度造像中毕钵罗树为原型,而是以被视为得道长生的灵芝为原型。这反映了当时(       
A.佛道相互融合的趋势B.佛教渐趋本土化的现象
C.佛教得到官方的支持D.雕塑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