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0 题号:15545407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是农则田垦,田恳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等。这表明管仲
A.劝告统治者要重视百姓道德教化B.极力提倡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主张依赖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D.重视经济发展对国家的作用
2022·江苏南通·二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春秋时期,晋文公“通商宽农”,卫文公“通商惠工”。然而到了战国,抑商议兴,并在秦国率先得到实施。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转型B.经济政策的转变
C.百家争鸣的影响D.宗法观念的弱化
2022-05-21更新 | 6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秋时期的军队规模不大,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战争时间也比较短。战国时期的战争动辄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与,需要举国动员,战争往往持续数年。出现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事技术的革新B.诸侯国加强了集权
C.法家地位的巩固D.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2021-04-19更新 | 1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西周时,“阳燧”是“国之重器”。周王朝设立专门的“司烟氏”掌握此物,以便随时取火。进入春秋之后,阳燧的使用被进一步推广,齐国工匠所编撰的《考工记》便记录了“阳燧”的制作工艺。这反映了
A.青铜铸造工艺的成熟B.周王室权威受到了挑战
C.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D.工艺推广影响礼乐制度
2022-05-21更新 | 3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