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157040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乡村建制历史悠久。近代以来,随着专制王朝的急剧衰落与解体,中国社会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保甲废弛,国家意志渗透到乡村,以"代理人"的方式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清末新政"以后,清廷即在乡村推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且具有现代治理色彩的举措。1904年,河北定县翟城村乡绅米春明以翟城村为样板,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发展乡村经济。19世纪2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渐成风尚,众多社会精英投身其中。社会精英改造乡村,大多"放眼世界",通过对异域乡村文明的欣赏而对现实中国乡村"把脉下药"。米迪刚对翟城"模范村"的塑造来源于日本町村制的启示,阎锡山的村政也受益于日本乡村治理,至于后来的各大试验区,也多参照欧美特别是丹麦治村成功的范例。19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也投身其中,倡导和组织实施"建设农村"。

——摘编自冯俊锋唐琼《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英国市镇或教区的秩序维系主要依赖于其地方共同体的自治功能,随着工业化时期的到来,英国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快,传统的自治模式亦开始受到冲击和挑战。鉴于不断恶化的社会治安环境,英国议会曾多次成立调查委员会以图在地方推行统一的警制改革。1829年,伦敦开始实行警制改革。1835年议会通过《市政改革法》,这一法案在不打破传统自治格局的情况下对自治市相对滞后的治安体制进行了调整、扩充。1839年《郡警察法》颁布,规定地方警察的组建由各郡治安委员会负责。由于两个法案都不具强制性,地方警察在组建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进度,有些地方甚至加强了传统的教区治安力量。1856年,下院通过《郡市警察法》,规定各郡治安法官必须组建新式警察制度,中央政府提供1/4的财政补贴,建立一个直接对内政部负责的监督委员会,加强对各郡警察的督查。这样,一个由中央政府监督指导,郡政府具体执行的统一警制建立起来了,地方教区的治安权限则遭到剥夺、标志着现代警政体系最终确立。

——摘编自许志强《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治理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地方警制改革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各国的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制度又具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董仲舒指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并反复强调:“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天下所未和平者,天子之教化不政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摘编自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

材料三   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加焉。五刑既示,奸顽敛迹,鳏寡孤独、笃废残疾、力弱富豪安其安,有其有,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

——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


(1)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社会治理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形成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董仲舒的社会治理主张与韩非子有何显著不同?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主张的具体实践路径。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关于社会治理的主张,并加以简要的评价。
2021-12-28更新 | 1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我太祖高皇帝,致治实远复成周之盛,上自六官,下至比闾之长,无不得其人、重其仕,至亲降德音,以代面命令布满天下,所谓圣谕六条者是已。主之以三老,家临而户至,朝命而夕申,如父母之训子弟。至成祖文皇帝又表章《家礼》及取蓝田吕氏《乡约》列于性理,成书颁降天下,使诵行焉。噫,二百年治平之美,岂无自而然与。

——[明]王樵《金坛县保甲乡约记》

材料二:随着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终结及村民委员会的建立,改造、重建农村治安保卫委员会(治保会)组织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大城市各种新建住宅小区、集贸市场、批发交易市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成为治安工作的盲区。各地将推选治保会人员作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强化、优化治保队伍。关于农村治保会,对乡镇企业和重点地区的治安保卫工作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规定承包人员的责、权、利。关于城镇街道治保会,实行承包一方与被承包一方用签订合同的形式落实治安承包责任制。在公安部门举办的各种地区性竞赛活动的推动下,各地对治保会开展量化考核、绩效排名。表彰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钟金燕《改革开放初期基层治安保卫委员会的改革》

材料三:加大拿温哥华市政府部门与社区中心协会的角色和工作合作


——高鉴国《西方国家社区中心的功能定位与运营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代推动基层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行上述措施的政治与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加强治保会建设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西方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及其运作的特点,说明上述主要方式建立与运作的积极影响。
2024-03-20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它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此出土的汉筒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五千。
——《居延汉简甲乙编》(二四·一B)
(注:①燧:最基层的哨所。②公乘:爵位。③直:值。))
材料二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顺治
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期驻防各地。
康熙
不启用与各期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
雍正
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

——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
(1)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
(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016-12-12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