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9 题号:15767575
如图为战国——汉武帝时期农牧界线变迁图,界限以北为游牧区,以南为农耕区。农牧界线的变更说明
A.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发展B.游牧民族完成了封建化
C.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化D.政局变动推动边疆开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2019-03-07更新 | 3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周礼》中掌朝聘礼仪的职官称为“大行”,朝聘意在“尊君敬上”。汉景帝时,以“大行”取代“典客"(本义为掌管外来者),作为汉朝管理诸侯及归义诸夷事务机构的长官名称。汉景帝这一做法意图
A.扩大官吏来源B.树立儒学独尊的地位
C.打击豪强地主D.重塑中央与诸侯关系
2020-10-21更新 | 2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然而到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一二个县;所谓“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有些地方设置侨州郡县。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D.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2018-07-12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