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1 题号:16021341
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总之,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新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一开始就超出一国的范围,具有更广泛的规模,发展进程也是比较迅速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重大事件年表

时间国际大事
1989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1993欧盟成立, 继续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迈进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水平
1999二十国集团组成
200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201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联合国第 66 届大会通过《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
201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2019不结盟运动第 18 次首脑会议举行,峰会强调推动多边主义,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整理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开发出的新能源,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今世界的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所提出的方案,分析该方案提出的基本依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部研究全球化历史的著作中,出现以下关键词:丝绸之路、哥伦布、奴隶贸易、海上马车夫、蒸汽机、日不落帝国、鸦片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跨国公司、殖民体系的瓦解、电脑与互联网、世界贸易组织。

——何顺果《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问题:利用材料中的词汇,为经济全球化历程划分四个阶段并说明理由(每个阶段至少利用一个关键词,按照示例将其他三个阶段补充完毕)。
阶段关键词时间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前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但总体上世界各地仍然处于分散、孤立发展的状态。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2020-10-27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初,当文艺复兴进入初期发展阶段,重商主义兴起,当时社会上追求商品生产更快发展,追求商业资本的迅速增加和货币资本的不断积累,这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是重商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重商主义的产生和更深层次的背景,则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重商主义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

——摘编自张守忠《重商主义与人文主义》

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调节规律,其有着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16至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实行重商主义的表现。
(2)相据材料一、二,指出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2020-05-09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大则国家富强。近代以来的几次科技革命,引发大国兴衰和世界格局调整。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率先建立了现代科学体制。专利制度保护和激励了技术发明者的热情。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促进了科学家的聚集、科学的进步和科学价值观的普及。最终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经济强国。但19世纪中叶后英国在电气技术革命中错失良机,经济领域逐渐呈现了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趋势。例如,电机、变压器、二极管等关键性技术发明起源于英国,却最终在德国和美国得到大发展,科技优势地位逐渐被美、德取代。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发明,与德国共同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独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长期保持全球科技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的科技强国之路既有和英国相似的部分,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二战后军需主导的科技发展路径和政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量优秀人才的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欧美国家的科技封锁和落后于人的现实,中央政府成立中国科学院,并系统地构建起了新的科技发展领导体制。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组织全国数百位专家制定《19561967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远景规划》的成功实施,取得一系列成果,满足了国家国防等战略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通过改革科技体制、建立创新体系,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技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量子通信、高铁技术、中国天眼等一系列科技发明,对科技事业、国防安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摘编自魏立帅《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英国成为“经济强国”及“在电气技术革命中错失良机”的原因,并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科技发展的作用。
2024-04-21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