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16221422
东汉末年以后,朝廷都是由丞相总领政务,兼录尚书事,皇帝身边没有内朝;隋唐整合以往制度,形成三省六部——中书门下体制。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宰相任用范围B.打破了汉晋以来的门阀贵族政治
C.加剧了豪族干政局面D.强化了君主对中枢决策机构控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湖北出土的云梦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唐代文献《北堂书钞·汉杂事》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掾(指官属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A.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B.皇帝个人独裁,官吏唯命是从
C.政府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
2020-10-21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他们都是‘兼职宰相’,各有本署事务。所以,宰相通常是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回本署办公。”这段话反映的情况应该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018-12-11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西汉末年已有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东汉时,和帝、安帝、顺帝、桓帝均曾下诏要求刺史亲预庶政,刺史由此逐渐获得选举、劾奏等人事权力,甚至染指兵权。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A.地方豪强受到压制B.刺史制度明显异化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中央无力控制地方
2022-11-10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