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9 题号:16230347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跨入现代城市社会时,英国的“鲁滨孙”们各显神通,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业社会中去,全神贯注地发展生产,追求利润,而对周围的世界——城市和环境等无暇顾及。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城市的迅速扩展,人口的急剧膨胀,迫使人们追求单位面积土地的最大利用价值,由此出现了大批联排式、大杂院式及“背靠背”式房屋。英国城市改革家埃德温.查德韦克在描述当时的状况时说,“在我国的某些城市里竟如此缺乏市政管理,以致清洁方面之糟,几乎和……一支无纪律的军队不相上下”。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的城市环境建设分为两个阶段:40年代以前是起步阶段,主要由自治市、改善委员会和教区委员会从事路政、照明、沟渠等专项改造,工作重点在市中心和通衢大道。不过这个阶段的城市环境改造是局部的,缺乏全面的考虑和总体规划,比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新的盥洗室常常会将污水排放到工人家庭的供水处。从40年代起,城市环境问题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广泛关注,中央颁布各种条例,责成地方当局担负起更多的职责,处理城市的自来水、下水道、垃圾和建筑问题,以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陆伟芳、余大庆《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政府于广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以管理海外商人来宋贸易及宋朝商人出海等事务。市舶司自建立以来,初无一定成法,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上下其手,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实行“禁榷”政策,即规定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铜钱、铜器、马匹、武器、书籍的出口。但是,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的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定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1651年12月1日起,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与愤怒。19世纪后,《航海条例》逐渐阻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寿终正寝。

——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并分析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018-01-03更新 | 1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二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6-08-15更新 | 16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今“的概念出现手18世纪末。当时人们对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产生了深刻印象,因而以"革命”一词加以表述。汤因比在论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讲道:“首先令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人口更快地增长……其次我们注意到,农业人口相对地或绝对地减少。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现象则是,由于机器的发明,工厂制代替了家庭手工业制度。”可见,最初研究工业革命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突然的和猛烈的。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总之,这一批人把工业革命看成英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是明显的转折。

——摘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社会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变革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2022-01-25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