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3 题号:169506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1)材料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根据材料说明其采取的措施。
(2)简要说明该历史事件的作用。
【知识点】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官僚制)国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改革的认识。
2018-04-08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材料一 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今。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

材料四 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手!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3)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2016-11-18更新 | 5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材料三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 魏书》                                                                                                            
请回答:
(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者在这方面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它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何共同作用?
(3)以上改革都是中外古代改革中成功的典型,你认为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6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