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17240225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这些主张实际上反映了(     
A.孔子最早表达了德治理念B.孟子主张废弃刑罚实行德政
C.董仲舒完全摒弃德治思想D.儒家维护统治同时重视民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     
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
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2022-12-16更新 | 2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从中看出三者均主张(     
A.倡导社会和谐B.具有民本思想C.加强道德修养D.推行平等理念
2022-09-24更新 | 2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表中反映出的共同社会理念是(     )
著作思想主张
《尚书》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老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
《墨子》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荀子》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吕氏春秋》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A.天人合一B.天下为公C.民贵君轻D.亲仁善邻
2023-02-11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