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51 题号:17246885
明洪武三十一年颁布《教民榜文》,规定每里须推年高有德之人为里老人,里老人要定期向里中编户宣读并讲解《大明律》、“六谕”等,导民之善,平乡里争讼,得参议民之利当与政之得失。地方官员、坊里百姓都对里老人隆礼以待,尊为“方巾御史”。明设置里老人的主要意图是(     
A.倡导尊老风尚B.加强基层治理
C.健全行政机构D.宣传国家政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官府往往委任“族正”及“家长”,由他们充当官府与宗族间的合法联系人,或将族长等作为乡村管理人,代官府行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宗族组织已纳入官府轨道B.宗法社会被行政统治消解
C.基层治理高度发展成熟D.官僚政治社会适应力增强
2020-12-06更新 | 2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明清时期,乡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鸦片战争后,西方“自治”观念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与中国传统的乡绅治理联系在一起,异化为带有一定地方割据色彩的基层政治力量。这表明中国
A.传统基层治理体系逐渐解体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濒临崩溃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走向灭亡D.近代军阀割据现象开始出现
2022-05-14更新 | 4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汉初统治者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采用郡国并行和因俗而治的地方治理体系,同时注重发挥乡里原有的自治功能,构建以爵制为基础的乡里社会秩序,官员选拔上注重“乡论”。上述措施旨在(     
A.发挥国家与社会的双重治理功能B.加强政府对乡里社会的控制
C.实现国家权力与乡里秩序的结合D.保障基层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2023-03-2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