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17291804
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结论
A司马迁称孔子“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儒家民本思想被统治者付诸于政治实践
B韩愈称“夫佛本夷狄之人……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意在维护儒家纲常
C梁启超说“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梁启超倡导三权分立原则
D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因为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孙中山认为考试权是共和政体的核心
A.AB.BC.CD.D
2023-07-28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学注重玄学义理,北学注重名物训诂。唐初,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这反映了(     
A.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整合B.儒学确立了思想统治地位
C.“三教合归儒”的社会现实D.唐朝多元包容的文化现象
2023-11-16更新 | 1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乱不断,始终处于分裂状态B.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凸显
C.民族交融,分裂中孕育统一D.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2022-11-27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