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17385383
明清两朝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新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之际这位思想家并概括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时代背景。
(2)概括材料二军机处设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制集权的发展趋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示一

图示二

图示三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式,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改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秦朝中央政治制度的“大变动”主要指什么?它具体是怎样构成的?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古代中国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1-08-21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李伯重(2000)的研究,连同镇江、应天(南京)、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在内的江南地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人口大约870,清代人口最多的道光三十年(1850)约为3635万。大略而言,1400年到1850,人口从900万增加到3600,即增加300%。城镇人口1620年约为300,1850年约为720万。同时,农村人口1620年约为1700,1850年约为2880万。

——摘编自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探略》

材料二下图所示为我国1949~2017年人口总量变动情况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人口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动特点及其影响。
2020-03-27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雍正时期为反腐而制定的经济调整机制。养廉银绝大部分源于地丁钱粮的耗羡归公。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形势的变迁,盐税、茶税等耗羡相继归公,养廉银也部分取给于此。从雍正六年起,规定“酌量官职之大小”派定数目。养廉银制度实施后,效果并不明显。这一制度靠人的自律,形成法律制裁的真空地带。“自雍正议设养廉,由督抚以至州县藉以为办公之资’。官员对于养赡家口的养廉银并没有完整的支配权,养廉银经常会因为军需等摊扣归款,养廉银常常有名无实。

——摘编自李凤鸣《清朝养廉银制度及其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朝养廉银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养廉银制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2020-04-14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