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598 题号:17841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在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阱,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分别为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驾长、舁夫、篦头、修脚、修养、倡家、小唱、优人、杂剧、响马贼。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这一时期社会流动节奏之快是空前绝后的。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在传统贵族因为自然原因人数减少时,都铎国王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限的任命贵族,使贵族人数总量基本不变。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迈克尔·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威廉·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明代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晚明社会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流动特点的主要区别。根据材料,指出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格拉底批判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年轻的共和国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国库空虚,纽约州和新泽西州在跨州货动的征税方面存在争端,马萨诸塞州有农民造反。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摘编自《美国的建立》


(1)指出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7 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及美国 解决“诸多棘手问题”的措施。
(4)假期里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古今中外不同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 的演变过程。请你提供两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2020-12-29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做法很有趣,他们认为之所以发生革命,是统治集团内部分裂了。双方互不相让,才引发了战争。现在他们说,再也不能分裂了。这样就出现妥协:一方面打倒专制的王权,一方面保留了王位。

——整理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宪法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

①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②宪法是对英国宪政体制的继承和创新;

③宪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在17世纪后半期为“打倒专制的王权”所做的努力。英国逐渐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2018-10-09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专制集权,争取民主法治的伟大斗争,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普鲁士胜利引起的一片狂欢声中,在拿破仑帝国倾覆后的废墟上,在饥饿的、时刻准备战斗的巴黎人民面前,俾斯麦正式宣告了新的德意志帝国的成立。”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72米长的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大业至此完成。

—《大国崛起·德国篇》

材料二:

国家项目德国法国英国
国家元首皇帝总统国王
国家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首相总统首相
国家权力中心皇帝议会议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年普法战争对法国和德意志政治体制演变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2016-11-27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