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80379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摆脱了印度原来的固定程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样的具有东方风韵的姿态:“秀骨清相”型以中国线条表现神采,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大丈夫”型传承了秦汉雕刻阳刚有力的审美追求,表达大佛的宽广胸怀和开阔气度。这表明当时佛教(       
A.适应本土需求B.成为主流统治思想
C.形成不同宗派D.充分吸收儒道理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经历北周武帝灭佛后,隋文帝下诏“复立佛、天尊(道教)像”,并令“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者,以不道论”,同时又多次下诏强调儒学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治理借助了多元文化B.佛教实现了中国化
C.民间抵制佛道思想的传播D.儒学得到全面复兴
2023-11-10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魏晋时期,儒教与道教的冲突日趋激烈,葛洪提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所以贵儒“以移风易俗”,尊道“以其不言而化形”。这体现了当时(     
A.道教成为思想主流B.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
C.正统思想受到冲击D.佛教和儒家伦理相抵触
2022-10-11更新 | 1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初,无论扬道抑佛或是抑道扬佛,最终都只是以扬为主。三教之外,基督教(景教)也在贞观年间传入,摩尼教、袄教及其他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这说明当时
A.封建迷信思想盛行B.儒家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C.三教并行政策确立D.文化政策开明促进信仰多元
2021-04-27更新 | 2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