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王安石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181900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辛勤劳作的样子)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分别概括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问题,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知识点】 王安石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莫衷一是。

南宋至晚清近800年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以否定为主。宋廷南渡以后,宋高宗表示“朕最爱元祐”,要求以元祐史臣的观点重修《神宗实录》,贬斥王安石新法褒奖元祐更化。后世不少史书对王安石变法史实的取舍和评议大都源自重修的《神宗实录》。清人蔡上翔说:“公之受秽且蔓延于千万世,尤莫甚于此书。”(注:元祐,北宋年号,由反对变法的旧党当政;元祐更化,指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

——摘编自李华瑞《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


概括影响南宋至晚清对王安石及其变法评价的因素。据此说明进行史料研习应注意的问题。
2023-12-05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随着大商人势力的发展,他们在本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欺凌压榨外来商人,盘剥勒索本地行铺稗贩....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朝廷在京师设立市易务。尔后,全国较大城市亦陆续设置市易务或市易司.....设立布易务的初衷是使“出入不失其平”“开国敛散之权不移于富民”以及“固得取余息以给公上”。

——摘编自方宝璋(怎样看宋代市易法》

材料二   市易务拥有“增”“损"物价的权力,贱买贵卖就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市易务官大多是从被称为“兼并之家”的大商人中召募的,一旦大权在手,强迫客商低价卖给市易务,再转手高价强卖给行铺户....市易务吏人众多,如市易法规定在京市易务设勾当公事官一员,但从设置之初就突破了这一限制...法定的市例钱远不够增设的吏人俸给,庞大的行政开支压力促使市易务不择手段地增加收入。

——摘编自魏天安(王安石市易法真相:国家强制剥夺国民财产)

材料三   二十岁的宋神宗即位,雄心勃勃地宣布“天下弊事甚多,不可不革”之时,王安石就“以激切奋怒之言以动上意。”扬言“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唐)太宗为哉!”求治心切的宋神宗把王安石的大话作知音,于是开始了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具有否定一切为思想倾向,他根本不把宋朝放在眼里。他在变法中废除了宋初许多好的政策法令,在泼污水时泼掉了孩子,

——摘编自顾全芳《评王安石变法》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推行王安石市易法的主要背景和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市易法的初衷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所列现象带来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2022-04-16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王安石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为信条,锐意变法,但终因众多的因素而致失败,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面对严峻的形势,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官僚集团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在1068年底前后,王安石与司马光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 ——《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
——司马光《与吕公著书》
材料三 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与司马光各自的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光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
(3)据材料三,评论朱熹的观点。
2016-11-18更新 | 9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