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2 题号:18226523
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隋文帝将西北地区原来由自发管理的赈灾机构“义仓”收归州或县管理,由之前民间捐助谷物,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后全国推行。隋炀帝时期,地方政府开仓放粮要经过朝廷的批准。可见,这种变化(     
A.减轻了百姓负担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了隋朝稳定D.不利于政府备荒赈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表为北朝社会救济的部分记载,由此推知,这一类的社会救济(     
A.开创了预防灾害的救助体系B.确保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C.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治理成本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
2023-11-25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嘉靖年间,江西吉安大旱,夏秋无收成,乡绅邹东廓携妻儿在乡间赈饥、建义仓,并上书监察御史魏谦吉,提出具体的赈济建议。这说明,当时(     
A.政府重视社会救济B.地方行政权被削弱
C.救济制度相对完善D.民间参与地方公益
2023-08-14更新 | 1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北宋朝廷非常重视官员的救灾能力,将灾后“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作为官员考核和升迁的重要标准。《宋刑统》中规定,主司应上报灾情却隐瞒或是妄言,则“杖七十,覆检不以实者,与同罪”。由此可知,宋代(     
A.官员考核制度趋于完善B.法律严苛现象日渐加剧
C.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D.社会救济体系逐渐建立
2024-01-30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