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86459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2世纪初,皇帝哈德良开始在罗马城战神广场的旧万神殿地址上,重建起一座新建筑物。它将全罗马(各民族)的神祇集中到达一座华丽的全新建筑里,其设计充满了政治意涵。罗马人也用相同的类型来设计帝国内的新城市。众神的聚集被认为是以一种相互和谐的方式来支持罗马对世界的支配。万神殿所倾扬的是“帝国的观念以及支撑帝国的诸神”。公元609年,万神殿变成了基督救的教堂(“殉教者圣母堂”),它是罗马第一座被用来作基督教紫拜的异教寺庙,这使得万神殿得以残存下来。其他古罗马的纪念碑大多在中古时期被碾成碎石以供建筑之用,只有成为教堂才能幸免于难。此时的万神殿只为唯一的神而服务,一个属于弱者与被压迫者的神。这成为西方文明从多神教转为一神教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除了少数的教士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读写拉丁文。基督教会作为唯一保存下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实体,在社会混乱与文化真空中借机扩大权势,发挥了独有的社会功能。基督教会承担了一些原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它积极与封建政权相结合,二者相互利用、竞争共存,之后,基督教会逐渐控制了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摘编自[]C沃伦,霍莱斯特等《欧洲中世纪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国时期罗马万神殿所体现的“政治意涵”,并分析罗马万神段在中世纪得以完整保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世纪西欧基督教会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对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来说,地中海东部是一个死胡同,由埃及人、腓尼基人和波斯人互相猜忌地把守着。在远征之后,希腊人的经济活动找到了一条通往中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东岸各市场的康庄大道。

——【法】杜丹《古代世界经济生活》

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今伊朗呼罗瑚地区)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丝织品)与之交市,故遮阂(阻碍)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朝郡名)微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1)综合材料一,评价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地位。
(2)阅读并分析材料二,简述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发展通商关系的主要条件。
2022-08-17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史料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特点。
2022-10-05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罗马,氏族社会变成了闭关自守的贵族,贵族的四周则是人数众多的、站在这一社会之外的、没有权利只有义务的平民;平民的胜利炸毁了旧的氏族制度并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国家,而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融化在国家中了。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l)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最能体现“平民的胜利”的法律成果。该成果有何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体?政体名称是什么?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利?

(4)材料二、材料三中两种不同的中外政治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017-12-15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