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2 题号:1886864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弦歌不断―千年书院

唐末五代智漩等僧人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北宋“因袭增拓”而成岳麓书院。南宋初理学家张栻主教岳麓,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大批当世的经世之才。朱熹自福建专程来访,并与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其时前来听讲者络绎不绝,时人称“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会讲”加强了岳麓书院在南宋教育和学术上的地位,推动了宋代理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元明时期,历经多次劫难,都得以修复,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培养了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杨昌济乃至毛泽东等大批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延续其千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成为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千年学府”。

今日岳麓书院,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湖南大学人文学科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基地,更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摘编自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简介》

结合所学知识,以“千年学府”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2-23高二下·山东泰安·期中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初到一战前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构成近代大学建立的基础。

大学内容特征
19世纪前的古典大学世界性和国际性的,学者在各个大学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使用的是通用的语言——拉丁语,分为文、法、神、医四个学院。学习基本相同的课程——七艺。

1810年德意志柏林大学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一是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二是哲学院成为大学的中心;三是讲座制和习明纳法。
1828年英国伦敦大学主要传授现代学术和自然科学,课程设置比较广泛,包括语言、数学、物理学、心理学和道德、法律、历史、政治经济学、建筑、工程学、医学等。
188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专业涉及到制造业、工业实践、机械和艺术方面的要求、取消纯文学的教育和训练以及全部神学教学。
根据材料与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什莫林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官网截图

材料二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把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确定活动主题。下面为部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年份主题
1993年“博物馆与土著人”
1996年“收集今天为了明天”
2002年“博物馆与全球化”
2005年“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2011年“博物馆与记忆”
2012年“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
2014“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2018年“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2019年“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表来”
2022年“博物馆的力量”

——摘自360百科国际博物馆日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史,以“博物馆与文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10-08更新 | 9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战时期,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的教科书都加入了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各种算术课本的目录上,大都以战争术语作为标题,如“做兵”“做子弹”“排枪炮”“打靶”等,以所学知识为副标题。各种战时国语教科书内容几乎都涉及时事讨论,救国演讲等,有救国运动的文电和诗歌,救国运动的戏剧和故事,民族英雄传记,少年爱国故事,民族英雄抗战史实;等等。学生作文包括翻译重要救国文电为通俗大众文,拟为救国运动告民众书,拟致各国儿童宣布中华民国解放运动的信件,拟募捐启示,拟救国演讲词,订救国运动标语,记救国运动的事实;等等。写字包括写标语、宣传、图表、布告、壁报、民众课本等。

——摘编自袁文静《抗战时期国统区特殊教科书简析》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一点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7-12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