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0 题号:19408053
据《贞观政要》记载: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以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魏)徵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太宗怒,乃出敕:“中男以上,岁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徵又不从,不肯署敕乃停中男。由此可见(     
A.门下省把持中枢决策权B.尚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
C.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D.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时期是(     
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2024-02-09更新 | 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谈到唐朝三省制度时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的要员,皆系贵族出身,而贵族并不完全服从皇帝的命令。因而,天子在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字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对材料解释准确的是,唐代(       
A.三省制度实为贵族政治B.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C.皇帝专断独行得以避免D.君主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2023-11-11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初设政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仅有三省长官,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亦为宰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
B.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
C.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
D.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
2019-05-14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